優選景點
【俞雨霖】 福州已有千年歷史,但走在福州市區,觸目所及均為新建的大樓與住宅,有如一座新興城市,當地人熱情地解說城市日新月異的新貌,至於一條條的千年老街隨著歲月而傾頹、因為地產開發而拆除,卻沒有太多人覺得惋惜。好心的友人提醒說,要看老街只剩一條了,這個被當地人稱為「三坊七巷」的老街,當身歷其間,再細細品味,很容易就能感受昔日的虛華,這與台灣的淡水老街、九份老街,甚至三峽老街比起來,有相當不同的風貌,當然福州老街的規模也非一般,它算是一個老街社區,共有七條兩百公尺左右的長巷,雖然已有新舊建築雜陳,但仍無法煙滅老街過去的身影。 老街地處市中心,... more
【文、攝影/記者李鋅銅】 從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紹聖4年(公元1097元)被貶來到海南,並在金粟庵(今五公祠內)留存遺跡以來,宋、元、明、清及民國皆不斷在四周增建、重修古蹟,當地人習慣將這裡稱為「五公祠」。 五公英烈氣 千古海南潮 「五公」紀念的是唐宋兩代被貶來海南的5位名臣,分別是唐代宰相李德裕,和宋代宰相李綱、趙鼎,南宋抗金將領李光和胡銓。走進祠堂內,五公雕像在暗閃的燭光中栩栩如生,在千年之後,仍是滿面思緒、難忘朝事,忠肝義膽、傳訟千年。 蘇公祠與五公祠相毗鄰,原為金粟庵,明萬曆時在此建立祠堂,稱蘇公祠,是紀念宋代著名詩... more
蔡氏古宅學堂廣西 | 南寧賓陽走進賓陽縣古辣鎮蔡村的蔡氏書香古宅群,看到一塊倚著牆邊擺著的受戒石板,再仔細看,會發現石板下凹如膝蓋面積大小,這裡是蔡家子弟下跪面壁思過處,凡學習不佳,背誦、默寫沒通過先生考驗的,統統要接受嚴格處罰,經年累月連頑冥的石板塊都被跪磨出凹痕。這座明清古宅已有五百多年歷史,由蔡氏書院、向明門、太學第、大夫第、經元門、經元第、蔡府新第、小金洋樓、洋房等部分組成,佔地75畝,大小房間共189間,建築群規模龐大,且集建築、雕刻、繪畫、書法藝術於一體,氣勢恢宏,廣西老作家陳肖人老師便贊嘆: 「一座古宅,就是一部文化史。」蔡氏家族鼎盛時期有... more
都說涼風清景勝春游,沒有一次愜意的秋游,秋天就不算完整。在南寧周邊、各市,秋游不去這些地方怎麼行~更望湖,有著隆安香格裡拉的美譽。位於隆安縣布泉、南圩、屏山三鄉鎮交界處,更准確一點,是位於南圩鎮四聯村舊旺屯和南圩鎮幫寧新旺屯附近。更望湖源頭來自布泉河,是個季節性天然湖,一年四季景色各異,是典型的「變臉湖」。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,這裡種植的上千畝三角麥(蕎麥)花遍野盛開,白茫茫一片,微風吹拂,麥浪滾滾,仿佛世外桃源、人間天堂。初夏還在枯水的時候,這裡綠草如茵,牛羊滿坡,就像是一個天然大草場,是當地村民放牧的主要場所。秋天的更望湖色彩則更為濃烈鮮豔,是出好照片... more
【陳志東/廈門報導】 漫步廈門鼓浪嶼,有一種散步威尼斯的優閒感覺。不同的是,威尼斯走的是運河水路,歷史也比鼓浪嶼悠久且榮耀;相同的是,這兩處都嚴禁汽機車進入,沒有惱人的喇叭聲,只有宛如置身詩畫中的緩慢愜意。 ■與廈門隔江相望 隔著寬約600公尺的鷺江,鼓浪嶼與廈門最熱鬧的中山路商圈兩兩相望,搭船5分鐘就到,距離很近,歷史卻大不相同。 鼓浪嶼最早是漁村,明末為鄭成功屯兵操練地,清末民初時被英國人看上,進而成為公共租界,甲午戰爭後總計有英、美、德、法、日、西班牙、丹麥、荷蘭等13個國家在島上設立領事館,為此地留下眾多異國建築。... more
【李道成/寧波報導】 既有好山水又有歷史名人蔣介石的加持,寧波市轄下的奉化,不僅是許多台灣人緬懷「蔣公」的不二地點,在大陸的台灣熱持續蔓延後,更成為最熱門景點之一。 位於奉化溪口雪竇山的妙高台,是蔣介石的私人別墅,他在中國歷史上的三次下野,回到奉化家鄉後必去之處,停留的時間甚至比溪口老家還要長;妙高台在蔣下野期間,甚至一度是中國國民黨的政情與軍情指揮調度中心。 近年大陸重拍民國時期的電影與連續劇,這與蔣介石有關,且較貼近史實的作品,讓大陸老百姓重新看待兩蔣的歷史地位,並造就了另一波的遊奉化溪口熱。 就以妙高台來說,即使是高... more
【顧一丹、網路】 廣州是歷史文化名城,也是嶺南文化的搖籃。一年四季,這裡民俗節慶不斷,濃濃的地方特色和鄉土風情孕育出地方韻味的音樂曲藝、粵劇、粵菜、粵語,催生了名聞遐邇的工藝美術品木雕、玉雕、廣繡、廣彩及造就了獨特的嶺南建築、嶺南園林。 建於清朝的陳家祠,是嶺南建築典範。近代著名詩人郭沫若曾賦詩讚頌:「天工人可代,人工天不如。果然造世界,勝讀十年書。」 廣東第一姓 合資建祠 座落於廣州中山七路的陳家祠,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(1888),建成於光緒二十年(1894),占地面積1.5萬平方米,原稱陳氏書院,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... more